罗森博格:高通没有在中国进行专利诉讼的必要 爱立信诉小米侵权 小米在印度遭棒喝 工信部科技司:统筹推进两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国产牙膏品牌靠什么“挤”出重围? 红牛商标之争黄雀在后?奥地利红牛或成最终受益者 江苏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布336批次食品抽检结果 不合格4批次 广东省深圳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和相关产品509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英国专家介绍与格拉斯顿伯里音乐节有关的发明 新疆曝光24批次不合格肥料!7家企业连续两年上“黑名单”! 质检总局公布首批“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名单 质检总局在东莞召开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作推进会 最高法知识产权庭将挂牌 明年起统一审理知识产权上诉案件 《2017年昆明市知识产权促进与保护状况》白皮书发布 南方网评:时代需要的不是盗版侵权的“人人” 福建泉州用大数据打击网店商标侵权 建立著作权保护与公众知识获利平衡机制 贵州省市场监管局:1批次水果制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济南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的查处和惩戒力 山西省阳泉市抽检75批次食用农产品 不合格5批次 10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呼吁 在汉设立知识产权法院 重庆市荣昌区市场监管局关于4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2年第3号) 福建省食药监局: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企业创新 战火蔓延:苹果商店下架所有诺基亚相关产品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2017年度第七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 内蒙古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视频网站难改版权依赖 转型升级遭遇"船大掉头难"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9批次餐饮食品(餐饮具)不合格 2014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收入破3000亿元大关 质检总局责令31家企业召回缺陷玩具 “商标智能识别”率先在山东青岛试点应用 “荆州大米”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湖北省专家评审 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管局抽检505批次食品 12批次不合格 湖南浏阳高新区召开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座谈会 广东省中山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112批次 不合格4批次 河南省质监局:3批次儿童玩具类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山东济宁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2个成品油样品不合格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文化部专家组到福建龙岩考察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新疆抽检:尖下巴原味干炒花生等6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过氧化值超标 宁夏银川市市场监管局:地理标志严保护 专项整治见实效 山东潍坊市中国专利奖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甘肃平凉市7户企业8产品获“甘肃名牌产品”称号 索尼申请“Sonic Surf VR”商标,与音频相关 辽宁省质监局抽检45批次校服产品3批次不合格 尼日利亚球衣背后藏黑暗面:假货泛滥 价格悬殊 老字号商标频遭抢注 须加强品牌保护意识 吉林长春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728批次 不合格9批次 广西柳州市食药监局:8批次月饼不合格

内蒙古发布"十二五"农牧业科研成果:年均国家专利近8项

新华网内蒙古频道8月6日电(记者李云平林超)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6日上公布了“十二五”期间的农牧业创新性科研成果140多项,审(认)定农作物、草品种52个,取得国家专利39项。

据介绍,近5年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在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特色作物、肉牛肉羊、奶牛、绒山羊品种选育等方面开展了持续深入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其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2项。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长冯万玉介绍,作为公益性科研单位,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的成果属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在致力于服务农牧民、支撑农牧业的同时,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将积极寻求与涉农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农牧业的科技进步和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发布成果的同时,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发布了与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组建现代农牧业科企创新联盟的倡议书,并举行院地共建科技示范县以及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和科研项目合作签约仪式。

以下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十二五”期间主要成果的简介:

1、针对农牧交错区农田风蚀沙化、土壤退化、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的生产生态问题,研究创新了保护性耕作农田抗旱减尘、免少耕播种、水肥高效利用等关键技术和配套装备,创建了保护性耕作农艺农机一体化可持续耕作技术模式与配套机具系统,并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改善了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可持续生产能力。

2、创新育种技术,培育了国内第一个专用肉羊品种“巴美肉羊”。该品种繁殖率达150%以上,实现了两年三产。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主推品种,其种羊数量目前已达到5.4万只,向8省区推广种羊3万只,生产杂交羔羊270万只,新增产值32亿元。

3、针对规模化养殖场以及分散养殖户饲养管理落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养殖效益低的问题,在国内率先创立了“1+2”奶牛饲养管理快速诊断及技术集成服务模式和“合作化、八统一”的饲养管理新模式,并建立了15个奶农合作社,使成年母牛每年平均增加效益5500元。

4、针对我区玉米品种超期服役、退化严重和早熟品种匮乏等问题,育成高产、高蛋白、高油、高淀粉、粮饲兼用、不同熟期的“内字系列”玉米新品种,提高了玉米单产水平、营养品质和秸秆利用率,现已累计推广1000多万亩,经济效益达14亿元。

5、育成丰产、优质、抗逆啤酒大麦新品种“蒙啤麦1号”,填补了内蒙古大麦品种自主创新的空白,有效解决了我区生产中大麦品种匮乏和品质差的问题。累计推广面积425万亩,新增总产值1.69亿元。

6、针对我区小麦生产中存在的缺乏高产、优质、综合抗性好的品种和栽培技术单一,标准化水平低等技术问题,育成了7个适合我区不同生态条件的“农麦系列”小麦新品种,配套研制了小麦套种晚播向日葵、套种玉米、抗旱避旱等多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现已累计推广500多万亩,新增总产值4亿多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