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临近 专家来渝研讨电子商务领域知识产权问题 EUIPO和Europol合作打击知识产权在线侵权 奢侈品牌开云抱团阿里联合打假 假冒商家转移平台躲避监管 安徽蚌埠市食药监局抽检4类食品51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湖南株洲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7批次水产品(皮皮虾、虾姑)均不符合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新增1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 傻子瓜子多味花生等产品不合格 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抽检12类食品707批次样品 不合格20批次 WOW公司起诉亚马逊 因后者涉嫌销售盗版VR头显 谷歌吞下摩托罗拉移动 核心专利落后难撼苹果 湘潭工商部门:查获百余箱假冒伪劣年货 贵州省清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深圳探索建立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取得丰硕成果 浙江省知识产权宣传巡回演讲活动线上开讲 投入上亿元抽检仍有假 网络售假为何屡禁不绝? 我们的餐桌 莫融:做安全食品电商应该不忘三心 最高法发布知识产权专题指导性案例 河南省食药监局抽检149批次食品3批次不合格 盛行“假打牟利”的社会没有赢家 乔治·阿玛尼在诉冠星商标侵权案中败诉 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案证据审查要点何在 北京市食药监局抽检淀粉及其制品62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别让“医院自制药品”沦为“三无产品” 四川重庆:校企合作协同培养知识产权人才 商务部发布2011年中药材重点品种流通分析报告 美国贸易委员会称SK未侵犯LG的专利 江西省南昌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俄将清理假冒和走私商品 促进轻工业发展 深圳首家知识产权“双保护工作站”成立 江西查获假冒伪劣、“三无”口罩158万余只 新疆抽检10类食品347批次样品 不合格8批次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出席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亚太区年会 广东河源市抽检4个大类食品98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治山寨货“上山下乡”不能光靠“打” 北京朝阳区有效发明专利拥用量同比增长16.46% 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市场监管局: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生产过程把控不严 福建厦门召回3批次食品 新疆食药监局抽检7大类食品374批次样品不合格7批次 上海市食药监局:2批次肉制品样品被检出不合格 2016年新疆兵团专利年申请量首次突破2000件 吉林省食药监局抽检糕点13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 《洛阳市企业知识产权贯标奖励工作指引》出台 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北京上半年查获侵权盗版出版物3万余册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市场监管局:蔬菜等9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广西抽检27类1000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29批次 欧洲药企也有数据造假GMP水平很低 造假手段层出不穷化肥打假当升级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抽检6类食品215批次样品 不合格7批次 美国两个表演权组织携手创建聚合音乐数据平台

规范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提升实力之道

是否所有企业必须贯标?贯标企业是否需要中介机构辅导?是否需要设置内审员?在近日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发布后,这些与企业自身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发广泛热议。为更好地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好《指导意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司长雷筱云就《指导意见》及企业贯标相关问题作出回答,解疑释惑。

“企业是知识产权工作的主体,但我国部分企业目前还存在知识产权管理水平不高,知识产权能力不能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等种种问题,因此,对企业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下称《规范》)工作(简称贯标)给予指导十分必要。”雷筱云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制定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GB/T29490-2013)自2013年3月1日实施以来,得到很多企业的积极响应。目前已有8000多家企业和400多家服务机构参与贯标工作,有409家企业通过认证审核并获得认证证书。

对于是否要求所有企业必须实施《规范》的疑问,雷筱云表示,《规范》是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要求所有企业都实施。《规范》主要是面向有需求和有一定管理基础的企业,提供一套基于过程方法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模型,指导企业通过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升知识产权管理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贯标企业是否需要中介机构的辅导,取决于企业的自身需求。”雷筱云谈到,如果企业具备熟悉标准内容、实施标准流程的人员,可以不需要中介机构。如果企业认为中介机构具有专业优势,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帮助其理解和引入标准,则可以选择合适的中介机构。

在雷筱云看来,企业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可从内外两个方面看。从企业内部来看,企业通过运行《规范》,建立符合自身发展需求和发展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通过内部审核环节的检验,达到预设目标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即为符合《规范》要求。从企业外部来看,企业如需对利益相关方或公众提供其符合标准的依据,需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外部审核并获得认证证书,更具社会公信力。雷筱云介绍,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正会同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监督和指导,推进认证体系和能力建设。

对于很多企业已经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是否还需要一套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问题,雷筱云认为,《规范》中要求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这取决于企业自身的需要。总体上讲,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都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能与其他管理体系相融合,《规范》的运行会更加便利和高效,知识产权管理也能更好地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更有效地提升《规范》运行效果。

对贯标企业是否需要内审员的问题,雷筱云讲到,《规范》设置了内部审核机制,对企业内部审核活动提出了要求,但并未规定内审人员数量和资质。企业管理标准第三方认证审核也未对内审员数量和资质提出要求,只要企业有具备内审能力的人员开展内部审核活动即可。自《规范》实施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各地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和内审人员培训,为企业贯标提供了人才培训方面的服务。

《指导意见》提出,要将企业贯标认证情况作为高新企业认定的重要参考条件,积极推动该体系认证与高新技术政策的衔接,目前的工作进展究竟如何,雷筱云介绍,高新技术企业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而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引导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实施《规范》,提升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和管理水平,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新技术企业政策的制定部门正在积极研究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与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衔接问题。关于政策衔接的具体内容与方式,应以科技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出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为准。(本报记者赵建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