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质检总局发布了2015年第2季度电冰箱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报告显示,能效等级项目成为产品不合格的主要不合格项目之一。能效项目不合格具体是指什么?其不合格主要会对消费者使用带来哪些影响?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家用电器质检中心工程师张子祺。
“能效等级是考核电冰箱能源使用效率高低的一个指标,主要考核实测的能效等级是否能达到企业的标称值,是综合了产品的耗电量和有效容积计算得出的一个综合指数。”在此次抽检中,作为影响能效等级重要因素的总有效容积和耗电量项目均出现不合格情况。
张子祺说,总有效容积指的是冷藏室、冷冻室、冷却室、保鲜室等的总称,是指在毛容积当中减去冰箱室内各个部件所占据的容积(包括一些我们认定不能储藏食品的空间,部件所占据的容积包括冰箱的蒸发器、灯罩、温控旋钮等)和一部分不能储存食品(包括厚度超过13mm的隔架和隔板以及冰箱门在箱体中凸出来的部分)的容积外所剩余的容积空间。
张子祺告诉记者,在近两年的国家抽查中,冰箱产品的合格率和不合格的项目是相近的,但此次抽检中,总有效容积和综合能效等级不合格的情况相比以往较为突出。
“国家标准里规定以“-3%”为考核容积是否满足要求的判定标准,也就是说当实测值不小于标示数值的97%的情况下可认定为合格,比如100L的冰箱,那么有效容积就必须达到97L及以上。张子祺说,综合此次抽检情况来看,很多出现总有效容积不合格的企业都是按照97%的下限来设计,所以很容易出现不合格。实测值和标称值差距越大,储存食品的空间就越小。
据张子祺介绍,在总有效容积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测试产品的有效容积和无效容积两个部分,在客观方面,可能会有企业没有按照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来执行,或没有考虑到冰箱里各个部件体积等情况,“企业经常会认为,边边角角的地方不影响总有效容积的测算,但这些空间在标准中属于无效容积。”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企业在测试中将某部分空间在多次测量中重复计算,进而导致测试数值偏大。
此外,从主观上来讲,如果企业在产品初期就按照97%的标准来设计产品,那么成品就比较容易出现不合格,“在标准中,哪怕相差1%也不行。”张子琪说,“图纸上计算出来的数据和成品实测数据肯定会有差距,因为材料总会占据一定空间,而图纸只计算纯数值。”
耗电量也是此次影响能效等级的不合格项目之一,耗电量是考核器具在规定条件下的实测耗电量是否与企业的标称值一致的项目,主要受到产品具体材质等的影响。“比如、冰箱发泡层过薄,企业成本会降低,但直接带来的就是耗电量和用户使用成本的增加。”
张子祺表示,以上两个项目出现不合格后,等效等级肯定不合格,此时企业只能通过虚标能效来实现产品出售,因为每增加一个等级,企业就可以多获得几百块钱的利润。“低能效产品不但影响节能减排的效果,还会增加消费者的额外支出,涉及到虚假宣传,扰乱市场合理秩序。”
“新的电冰箱能效国家标准正在修订过程中,其中有部分内容变化较大,重点体现在能效测试方法上,耗电量是重点项目之一。”针对此次抽检中能效等级项目不合格情况,张子祺向中国质量报记者表示,在原来的能效测试方法中,是将冰箱放在恒定的环境当中,当关门后就不再打破其热平衡(不再开门),因此测试耗电量和实际耗电量相比一般都偏低,且储藏温度一般也比较容易达到标准要求。新国标考虑到了用户在实际使用中会经常开关门、食物的储藏量、开关门的次数、冰箱周围的环境温度等,更贴合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因此,未来冰箱耗电量的明示值可能会比目前数值大幅提高,更趋近于用户实际使用的情况,参考意义更大。
“目前有很多产品宣称一天一度电、甚至两天一度电,但这个都不是实际环境测试值,只是实验室数据。”张子祺表示,和之前有空调企业宣传节电性能的情况类似,这种“非常规”节能数值对环境的要求非常严苛,在实际使用中基本无法达到,“合法,但不合理。”而新国标的测试方法可以让企业测试值和用户的实际使用中出现的数值更加接近,尽量做到“合理又合法”。
选购建议
1.尽量选择知名企业的产品,其质量和售后服务都较有保障,也较少出现总有效容积和耗电量数值虚标的情况。
2.选购时注意查看产品的产品标识,或通过二维码等详细比对其有效容积等数据,并尽量选择能效级别较高的产品,节能效果会更好。
3.要根据家庭或个人使用实际来确定冰箱容积的大小,不要盲目追求大容积产品。
4.在使用时,要注意不能装得太满、食品尽量冷却后再放入冰箱等事项,也有助于产品的节能和长时间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