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震宁:网络版权维护需要结合市场供需与行业规则 生产销售以不合格冒充合格蜂窝煤 天津一企遭罚 内蒙古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内蒙古乌兰察布中院:依法规制知识产权滥用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打造湖南岳阳自贸片区知识产权诉讼纠纷化解“快车道” 正牌周黑鸭遭山寨围攻 全国千家店过半冒牌 河南省质监局:1批次卫生陶瓷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广州两种土榨花生油检出黄曲霉毒素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餐饮食品60批次 不合格3批次 河南省食药监局:3家企业生产的3批次药品不合格 广东省佛山市食药监局抽检:1批次蜂产品内在质量不合格 司法审判助推知产文化形成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1批次特殊膳食食品抽检不合格 清除网络盗版需持久的“亮剑精神” 浙江余姚抽检:盐焗腿等2批次肉制品不合格 四川遂宁射洪县“三强化”推进知识产权工作 河南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1大类食品333批次样品 不合格4批次 大量抄袭软件界面 企业被判侵权成立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厨房机械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30批次桶装饮用水不合格 多为菌落总数超标 联合作战,好莱坞30多家影视公司成立反盗版联盟 深圳法律界人士呼吁一分为二看待逾千名职业打假人 国际学校商标引发侵权纠纷 新加坡伊顿国际学校获赔80万 专利运营基金 蓬勃发展迎春天 斗鱼因主播翻唱歌曲被判侵权:瞬时性的直播行为受害人该如何取证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5不合格食品全市停售 华联新世界检出镉超标竹荪 炒作价格、虚假发货……区块链技术下的数字藏品也不安全 广东省食药监局抽检茶叶及相关制品40批次样品不合格1批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抽检17类食品169批次样品不合格12批次 中关村年度专利申请量首破6万件 创历史新高 阳澄湖大闸蟹99%冒牌 这“假”神仙都打不过来 贵州省知识产权局赴六盘水开展电子商务专利执法培训 人民日报评胡辣汤肉夹馍商标之争:格局决定产业规模大小 人民的名义版权泄露灰色链:侵权者训练有素似传销 美国专利数据库STN的中国步伐 美国德州联邦地区法院法官奥尔布赖特与第101条动议 网络外卖管理办法发布 网络订餐需线上线下一致 iPhone人脸识别专利曝光 用双镜头加强景深拍照 50项专利获首届甘肃省专利奖励 意大利税警查获1600双高仿鞋 华人店家遭起诉 山东滨州抽检:1个批次农资样品不合格 江苏省溧阳市抽检7大类食品116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北京石景山: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净水设备 浙江支持民营企业实施品牌战略 山东“烟台海参”将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蒙面唱将》乐视视频版权突破 全景综艺战略步步为营 奇瑞汽车:知识产权锻造国际品牌 尼日利亚查获2.5吨假大米

印度:管理独具特色 促进产业发展

前不久,小米手机欲进军印度市场一度被颁布临时禁令,犹如遭遇当头一棒。其实,5年前,曾经在印度市场销量第一的某外来品牌手机也曾有过类似遭遇,在爱立信与诺基亚的联手起诉下,长期的诉讼消耗使该品牌手机跌出销量前5名。纠纷的缘由,都是涉嫌专利侵权。从中也可以看出,曾经是英属殖民地的印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可圈可点的。

在印度,管理知识产权的政府部门主要有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和商标局(下称印度局)、印度版权局、印度版权委员会。独具特色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共同构成了这个发展中国家与众不同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特点。

机构全面覆盖

印度局是印度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事务的主管机关,其职能是负责专利、外观设计、商标及地理标志的申请、审查、核准、授权等事务,向政府提交知识产权相关事务的政策建议,承担印度作为《保护知识产权巴黎公约》及《专利合作条约》(PCT)成员的联系协调工作。

2005年8月29日,印度历史上第一座设施一流的印度局新大楼在新德里市西南部的达瓦卡落成,新大楼的落成象征印度局向现代化强局建设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印度局所属的专利局职能是负责专利申请的受理、审查、核准、续展、无效专利的恢复、强制许可证的颁发及专利代理机构的登记等相关事宜。印度局商标注册局负责管理商标的申请、注册、续展、修订和撤销等相关事务。商标注册局在阿哈迈德巴德、加尔各答、钦奈及新德里4个城市设有分局。印度局地理标志注册局位于钦奈,负责地理标志注册事务。

在印度,版权由两大部门分别进行管理。1958年1月,印度依据《1957年版权法》第9章的规定在首都新德里设立印度版权局,是受理版权登记注册、发放版权证书等相关事务的主管机关。而印度人力资源发展部教育司下属的印度版权委员会则是印度受理版权案件行政申诉、发放版权强制许可证的主管部门。

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印度在全国23个邦及中央直辖区的警察总局内设立了独立的知识产权及版权实施处,专门负责处理打击知识产权侵权及盗版案件。

制度助力经济

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建设上,印度已经走过了100余年的漫长道路。

印度第一部专利法诞生于1856年。当时,制定该法的英国统治者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英国专利权人的利益不受侵犯,从而控制整个印度市场。1947年独立后,印度开始着手制定自己的专利法,直至1970年,印度议会才通过了独立后的第一部专利法,即《1970年专利法》。1995年,印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为使专利法与《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相关规定保持一致,于1998年、1999年、2002年、2005年、2010年数度修改专利法。其中修改最大的是,除了对农用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予以专利保护外,还允许对其产品予以专利保护。修改后的印度专利法规定,在三种条件下可以申请强制许可:公众对该专利的合理要求未得到满足;该专利产品未能以合理价格向公众销售;该专利未能在印度境内得到应用。由此,开启了仿制药的大门。如今,制药产业成为印度三大经济支柱之一,目前全球有1/5的仿制药产自印度。

从《1914年版权法》到《1957年版权法》,逐步的修改使法律更符合《伯尔尼公约》和《国际版权公约》的规定,对文学、戏剧、音乐、艺术、建筑和电影及其音像制品的原著予以保护。后经修改,规定任何使用盗版软件的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使用非法复制的计算机程序将被判处7天至3年的监禁,并处5.5万卢比至2000万卢比的罚金。

印度政府采取多方面措施完善其知识产权制度,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保障本国产业的发展。在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之下,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印度的工商企业和政府实验室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提交专利申请,过去15年印度的专利申请数量翻了四番。(赵建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