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皇菴堂药业公司螺旋藻压片糖果不合格 爱立信起诉Wiko专利侵权 对傍名牌的“仿种子”理应严打 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抽检720批次药品 3批次不合格 广东佛山顺德举办知识产权系列培训活动 营造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氛围 【长城评论】全国1700多家假“协和”,医院“傍名牌”最终伤害的是患者 近30万劳动者成功追薪18.3亿 线上假货集中10大品类 线下制假售假更加隐蔽 广西柳州法院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构建良好营商环境 时评:召回“俏格格”是堂知识产权课 我国在工业生物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苹果新专利曝光,iPhone 8或带来更多惊喜 品质是国家品牌战略的核心 地理标志商标频遭冒用,法院支招辨“李鬼” 互联网著作权商标权成为侵权“重灾区” 这个牌子的黄花菜、湿粉条不合格,可能引起胃肠道反应 哈尔滨:药房违规卖催眠药 添加剂调出水鲜拉皮 米兰知识产权法院保护未注册外观设计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2批次调味品不合格 广东广州市市场监管局:2批次衣料用液体洗涤剂不符合标准要求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5批次食用农产品不合格 江苏常州中国驰名商标突破百件 居全省第2位 食药监管总局:网络食品经营监管要张弛有道 2019年全国知识产权新闻宣传通讯员业务培训班在重庆万州举办 陕西省西咸新区抽检淀粉及淀粉制品样品10批次 不合格1批次 河南洛阳警方设立专门部门 加大知识产权侵权违法犯罪行为惩治力度 贵州省知识产权局赴六盘水开展电子商务专利执法培训 上海市质监局抽查21批次除湿机产品不合格4批次 黑龙江:商标行政处罚案件公示率要达100% 这些酒不要喝!安徽省食药监局下架4批次不合格酒 重庆汽车产业专利数据中心上线 向社会免费开放 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公布 浙江启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 中国电子商会牵头构建二维码专利池 山东省潍坊市质监局:1批次PE塑料管材产品抽查不合格 美、英出版商协会给国家版权局送来感谢信 假冒伪劣难禁 正规品牌受伤 肥料市场环境亟待净化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批次建筑用轻质隔墙条板不合格 著名商标认定程序进一步简化 安徽淮北市场监管局开展地理标志产品考察培育 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质检总局抽检充电宝全不合格 电源容量有猫腻 知识产权人 如何不受伤? 中国(浙江)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 存储器芯片专利竞争态势分析 藏身小店中!这2批次油条、豆芽不合格 贵州省黔西南州开展商标“净化”行动维护市场公平秩序 四川德阳市市场监管局:12批次食品样品抽检不合格 创维要求拼多多停售“山寨品牌” 四川省广安市食药监局: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0年专利代理师资格考试11月中旬举行

南非: 坚持立法先行实施创新驱动

说起南非,那届德国队4:0大胜阿根廷队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那支红极一时的“呜呜祖拉”,以及那首飘荡在球场上激昂澎湃的官方指定主题曲《wakawaka》(非洲时刻),都让人无法忘怀。而支撑这一盛事顺利举办的背后是其门类齐全的经济体系以及快速的经济发展。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与其经济发展相适应,南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体系,其历史悠久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在非洲国家中一直处于领军地位。

立法为制度保驾护航

与很多发展中国家类似,南非的知识产权制度具有强烈的殖民色彩,由于历史原因,南非主要采用荷兰、英国、美国法律体系。其知识产权法律最早可追溯到1916年的《专利、设计、商标和著作权法》。曾作为英国统治下的一个自治体,南非在1928年即签字加入《伯尔尼公约》。此后,南非撤销了1916年的《专利、设计、商标和著作权法》,其商标法、专利法、外观设计法和著作权法开始独立发展。1977年至1978年期间,南非颁布了一系列法律,用以调整各类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其中专利法于1978年4月获得国会通过,并经6次修改,于1979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为争取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1993年南非国会同时通过两部知识产权法,即外观设计法和商标法,并规定于1995年5月1日开始生效。至此,南非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此外,南非还是多个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协定和公约的成员国。1995年,南非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成员。为了使得南非知识产权法与TRIPs协议和《专利合作公约》(PCT)相协调,1997年南非对现行涉及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进行了重大修改,通过颁布知识产权法修正案,在专利法中增加了一章关于PCT途径提交专利国际申请的规定。最终,1999年3月,南非作为第100个成员,加入了PCT,从此,南非开始正式踏上了受理PCT专利国际申请的“旅程”。

经过200多年的演变发展,南非逐渐形成了今天的混合法律体系,并成为法律较为健全的国家。这种以专利法、著作权法、外观设计法、商标法等法律为主体、以普通法为补充,以国际条约为指导的混合法律体系一直为南非的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

政策为创新添砖加瓦

2015年5月,南非科技部长潘多女士在南非国会发表题为“科技与创新是未来增长驱动力”的报告中宣布,南非2015/2016财政年度将在科技创新上投入将近35亿人民币,并且南非政府争取在2019年,将科技创新预算经费提高至国内生产总值的1.5%。如此庞大的研发投入,显示出了南非对于创新的坚决态度。

其实,南非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一直未曾停止。早在1996年,南非就在《科学技术白皮书》中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并在文中强调研发投入比例应占国内生产总值(GDP)1%的水平。2002年7月,南非颁布《国家研究和开发战略》,对南非国家的创新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核心目标是加速经济发展,在可持续性基础上创造财富,减少贫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要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必须重点开发一些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域,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制造技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增加其附加值的技术,这是南非政府长久以来对创新秉承的原则。据了解,南非于2001年颁布了《国家生物技术战略》,目前已经建立了4个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该战略要求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要与学术界和产业界密切合作。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重点为医药、农业和产业化,着力研究开发应对艾滋病、疟疾、肺结核等疾病的药物和疫苗。信息技术的研究重点是自动语言翻译技术、低成本电话和电子邮件集成技术、收集地球观测数据,为政府和产业界在灾难预防、监测和救治以及农业等领域服务。在制造业领域,将致力于开发新产品和改善现有产品的质量。

建立完善的制度必须立法先行,只有在良好的法治环境中才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这个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的“彩虹之国”深谙其中道理,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创新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为其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一片光明。(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璐)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