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顺德关帝名门董事长何维兴正在筹备湖北的生产基地建设,他发现资金缺口仍不小。但作为一家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何维兴很难向银行贷到急需款项,这让他很着急。
得知何维兴的困境,来自顺德区经济和科技促进局的工作人员立即告知他,可以向刚刚成立的中国银行顺德科技支行申请知识产权融资。而这个科技支行正在探索以知识产权质押贷、组合贷等多种形式,为顺德中小微科技型企业提供首期2亿元融资额度,每家最多可获1000万元的贷款。
听到好消息,何维兴还有些不敢相信。他说,没想到困扰自己这么久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在顺德,企业是创新驱动的主力军。在企业加大马力推动创新的同时,顺德政府不断通过制度创新,“点穴式”发力打破创新驱动体制机制桎梏。持续不断的制度创新,充当了经济发展与产业转型的风向标与助推器,推动区域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
要“制度的高地”不要“政策的洼地”
作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要想融资并非易事。何维兴之前面临的融资难,往往是国内类似企业面临的困境。
针对这一困境,顺德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融资制度创新,尝试破除科技企业的融资“紧箍咒”,为企业发展松绑。
顺德区政府出资成立广东顺高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广东顺高投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广东顺德高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家政策性投融资公司,协同运作为企业提供政策性融资担保和股权投资服务。截至2014年底,这三家公司共走访企业300多家,审批传统融资担保项目8000多万元,开展区创新扶持资金风险审查9510万元。
佛山市盈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就是受惠者之一。“去年免息贷款有两百多万元。今年已经报了两个项目,申报金额大概四百万元。”公司副总裁谢金兴说。
但这一制度创新,往往并不能让企业完全解渴。“不足以满足我们的融资需求。”顺德晨鑫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扬说。
为此,顺德区政府抛出新招,申请成为省科技厅科技金融第一批试点,成立了广东省科技金融综合服务中心顺德分中心,通过设立科技金融超市、工作站、服务点,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聚集性、常态化、体验式的科技金融综合服务。
今年4月底,顺德再度发力。4月27日,中国银行顺德科技支行正式成立,成为顺德区内首家科技信贷专营机构。该行将针对科技型企业的特点,通过风险准备金、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解决科技型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的困难。
顺德经济和科技促进局有关负责人说,面对发展中的问题,顺德的理念是通过制度创新去解决,做制度创新高地而不是挖掘政策洼地。政策洼地越多,越会阻碍各类要素高效流动,越会阻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困难也会越多。“就好比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如果有洼地,就容易出事故。”
科技金融为专利池注入“活水”
长期以来,制度创新一直被顺德放在重要位置。顺德区政府认为,制度创新是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也是在创新驱动上取得突破的关键所在。
为此,顺德在进行投融资制度创新的同时,再通过人才合作制度创新、知识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了支撑顺德创新驱动的生态圈。
在这个生态圈里,顺德的“何维兴们”在获得投融资的支持后,企业发展中急需的人才,也得以解决。从2011年开始,顺德推行“人才强区”战略,围绕人才引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创业扶持等方面陆续出台了“1+10”人才政策。仅去年一年,顺德就引进各类人才1.3万人,全市5个省级创新团队全部落户顺德。
以中科院院士支志明为带头人的团队被广东省评为“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科研团队”,该团队已在顺德注册成立佛山阿格蕾雅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一方面是从政策感觉到了政府的诚意,另一方面感觉到了政府的高效,顺德区政府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各方面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该企业负责人戴雷博士告诉笔者。
如今,被顺德人才政策吸引的阿格蕾雅也利用这些举措,进一步引进了众多留学归国人员,集合了多位材料学、物理学及化学领域的专家,形成了稳定、高效的研发团队。
而“何维兴们”自主创新产生的大量产业知识产权资源,也通过顺德构建的新型知识产权制度的帮助为企业带来急需的资源。
2011年,顺德向国家相关部门争取确认为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是全国唯一一个开展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试点的区(县)。目前,顺德全区知识产权质押担保金额累计达到21亿元,融资金额突破20亿元。
目前,顺德还在建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中心。顺德区经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将提供包括专利许可、专利转让等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同时,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形成知识产权成果发布、展示、交易的服务系统。
与此同时,顺德还将以市场化运营为基础,以政策性投融资资金作引导,带动银行信贷、社会资金全方位、深层次参与,搭建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平台,“为知识产权商业应用开发注入金融的‘活水’。”该负责人表示。
相隔十五载再获国家级科技发明奖
制度的超前引领,带动顺德企业掀起了新一轮自主创新的热潮。
2015年开年之初,作为广东科技界的代表,美的集团登上了国家科技之巅:它凭借《房间空气调节器节能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成功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距离上一次顺德企业正式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项的殊荣,已是15年。
数据显示,去年,顺德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为1.56万件、1.2万件,同比增长11%、16.5%,均约占全市的57%。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发明专利申请达3042件,同比增长44.3%。全年获中国专利奖达7项之多,获奖数量创历年新高。在2014年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排行榜中,美的集团还以2070项专利排名全国第二位。
这些专利正在给顺德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受惠者之一。它的前身是科达机电,2010年,它已成为中国陶机一哥,但科达并未因此自满,他们通过自主创新从一家以传统陶瓷机电生产为主的企业,转变为一家能源装备自主创新企业。
目前,由其发展的清洁煤气项目已经得到市场的肯定,清洁燃煤气化炉已涵盖广西、湖南、江西、山东、四川、山西、河南等氧化铝与陶瓷主产区。“清洁煤气市场潜力巨大。”科达洁能董事长边程说,未来我国清洁煤气设备和燃料市场分别有四五千亿元左右,整体市场规模或达到万亿。
如今,顺德已拥有212家高新技术企业,已组建了242家省、市、区级工程中心,为全省组建工程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另外,全区现有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省创新型企业6家,省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省创新方法推广应用试点企业4家。
以美的等龙头企业为标杆的创新型企业梯队正在自主创新云图上“闹”得正欢。以美的为例,目前,美的集团选址北滘启建可容纳万人的全球创新中心,未来3年计划总投资30亿元。“建设全球创新中心是基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求,同时也基于家电行业产业升级和集团深化转型的需求。”美的集团副总裁胡自强说。
短评
“改革顺德”的时代新释义
“改革顺德”,一直是顺德作为中国先行先试的标签。作为一座改革之城,改革总是与顺德共生共荣。从1992年石破天惊的产权制度改革,到开风气之先的商事登记改革,顺德的改革一直勇往直前。
一直以来,中国的区域竞争,往往善于运用政府的有形之手,最大限度地出台形形色色的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洼地”的打造,吸引各种投资要素的注入,而在当今要素驱动难以为继的当前,如何“绑”住政府的手、放开市场的腿,成为新一轮区域竞争的重要推动力。
在如此状况下,顺德政府的改革向何处发力?顺德人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实现从政策洼地向制度高地的角色转换,制度也是生产力,良好的制度环境,就是聚集社会资本、优化资源配置的动力,要打造一个高效、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政府需要做好制度的充分供给与有效维护。
对区域发展的准确判断,用创新制度的超前引领,在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转型的这一场硬仗当中,顺德总是善用制度精准发力。从科技银行的创新,到装备制造的扶持;从机器代人的激励到创新平台的搭建,顺德政府总是能立足现实、着眼未来。
正是在这一点上,顺德区政府为区域的转型升级,发挥了一个现代政府的责任与作用,也显示出顺德政府治理能力的巨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