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知识产权无处不在,它涉及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领域,也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5月20日,集创新展示、信息共享、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为一体的开放式平台—红网知识产权频道正式上线,这显然有益于为提高全民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无非就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又在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传播与应用”。然而,在这一关键性的问题上,即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纠纷不仅繁多,且也极为错综复杂,甚至互联网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
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无疑是信息产业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一些领域知识产权不太明晰,甚至导致一些伦理问题的产生。传统意义上,一本书、一部影视剧等这些作品之间的界线是泾渭分明的,知识产权若被侵犯,则可以非常容易地被确认。然而在“数字化生存”的社会状态中,我们越来越依靠互联网,尤其是通过微信、客户端来传播与阅读各类新闻信息,那么在传播过程中,日益先进的数字技术使作品与载体变得愈加游离。
更进一步说,这些新领域引发的知识侵权争议,无论是从市场规则,还是从法律层面,都无从下手进行解决。从定义上看,知识产权是一种知识财产权,即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实际生活中,这类知识财产的权利正在被模糊。比如,一些掌握大量用户信息的公司,形成了所谓的“数据垄断”,通过这一垄断便利获得巨额收益,却与广大数据信息让渡者毫无半点关系,又无可行的方式来规避。不仅如此,广大的用户还要不断忍受着各种广告营销信息自动推送而带来的侵扰。问题是,作为一个法律概念,知识产权本身也普遍存在着过度被滥用的现象。
当然,这仅仅是信息化社会中知识产权问题显现的冰山一角,其他的问题还有很多,包括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产权问题也未能有效破解。而对于公众而言,无法厘清这些知识产权问题,造成社会上与此相关的案件纠纷不断且难以化解,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对知识产权缺乏本质上的理解。而最直接的原因之一是,各类有关知识产权知识的宣传普及不到位,常识性内容的发布不够及时;或者是宣传普及的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咨询等互动环节,甚至是远离宣传对象;抑或是没有形成一个常态化普及机制,等等。这些都在要求我们能与时俱进,在新常态下通过合适、高效且有针对性的路径、方式与平台进行知识产权知识的普及宣传,最能真正有效地规范以知识与信息为主要要素的市场的运行。
因此,在政府部门重视知识产权保护与制度建设,以及强化市场执法的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线进行宣传推广,创新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的形式,常态化为公众了解相关的知识、制度及案例,规避不必要的法律风险与纠纷,渐渐形成尊重知识产权的自觉意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文/李梦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