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食药监局:1批次中药饮片样品抽验不合格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关于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21年第42期) 陕西西安市灞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1批次豇豆氧乐果超标 欧盟知识产权局再次更新知识产权程序的截止期限 江苏常州市抽检面包、糕点50批次 不合格2批次 浙江每万人拥有发明专利23.6件 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抽查:1批次电风扇产品不合格 广东汕头抽检843批次食品、食用农产品及餐具 不合格11批次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通告18批次药品(制剂)、中药饮片不合格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推特未构成专利侵权的判决 我国将重点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停车产业 米其林起诉两公司侵犯专利 专家:体育知识产权立法存在不足和滞后 不利于产业发展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 《永不消逝的电波》复映海报编剧署名引争议 辽宁省质监局抽查20批次防火门产品 不合格1批次 浙江宁波海曙法院发布KTV著作权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 国家工商总局将继续在央视3·15晚会现场开通12315微信平台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加强“农家乐”食品安全监管 支持知识产权服务等新业态发展 山东桓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质检总局责令31家企业召回缺陷玩具 天津市西青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5批次不合格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抽检儿童及婴幼儿服装30批次 不合格发现率为13.33% IBM今年已获超过400项云专利 山东烟台福山区新增8件国际注册商标 整治网售假药要有互联网思维 天津武清区:多措并举打造商标培育新模式 广西食药监局抽检8批次糕点样品均不合格 “马肉风波”波及意大利 雀巢召回牛肉制品 河南郑州市抽检酒类食品400批次样品 不合格5批次 四川举办电商知识产权案件侵权纠纷判定业务培训班 福建莆田城厢区“三强化”促进商标事业发展 江苏省南通市食药监局:5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霍尼韦尔起诉MEK化学公司侵犯其专利权 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破解专利侵权案件五大难题 加拿大 法院裁定证据充分才能批准第三方披露令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确定7个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互联网时代,商标侵权逐步凸显 “青花椒”被告 “商标碰瓷”何时休 三星申请新专利 扫描掌纹就能帮你想起密码 新西兰知识产权局就植物品种权官费向公众征求意见 AIPLA 2016: 律师称法院专利判决影响生活质量 奉节脐橙上榜《重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地图》 联合作战,好莱坞30多家影视公司成立反盗版联盟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稳中向好 北京市公安局:前9月共破获“环食药”领域刑事案件483起 手动实现“冰墩墩自由”侵权吗?山东济南严格保护冬奥知识产权 “好声音”陷版权之争拷问综艺模式抢购潮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知识产权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品牌,光有“高颜值”还远远不够

“东莞堵车,世界缺货”,这一度说明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然而,这个曾经热闹辉煌的“世界工厂”却面临着“灭门之痛”。年初,东莞就迎来大规模的倒闭潮,玩具、鞋子、服装等大批大型工厂倒闭或停产。无疑,中国正在经历着制造产业空心化,曾经风光一时的“中国制造”正在逐渐失去光环。

而不久前,吴晓波的《去日本买只马桶盖》,也掀起大风浪,引发全社会对中国制造业转型之痛的集体热议和反思。中国工业制造,转型之路到底在何方?

抛弃山寨模仿,再说制造转型

华强北,曾是中国电子市场风向标。最火的时候,控制了中国大半电子产品,让农民用上手机,也捧红了《凤凰传奇》。苹果刚公布了AppleWatch,24小时就在华强北看到身影;山寨苹果6Plus仅700元,看起来跟真机一模一样;两三百块钱的手机能打电话能上网,还美观好看……一切看起来很美好,廉价就可以买到高颜值、又能用的产品,但这种简单的山寨仿制下,无法掩盖的事实是:“只有高颜值,却无高品质”。

高颜值就够了么?一个残酷的真相是,日益壮大的中国中产阶层在集体厌弃国货,成为别国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依托。限量版劳力士带上手腕,轩尼诗如开水般消耗,疯抢LV手袋……从服装等大众耐用消费品来看,中国新兴中产是国外outlet的常客,甚至助推zara成为全球最畅销的大众服装品牌。

当然,在食品安全焦虑下,他们出国抢购洋奶粉也已经不是新闻。他们甚至抢购德国的刀具、日本的电饭煲、法国的箱包、服装……明显,仅仅有高颜值的“低端制造”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希望产品真正的“好用”,甚至带来愉悦的“享受”。耐克、阿迪达斯的兴旺,和李宁等国产品牌的危机就是最好的证明。

再回过头来看看曾经“万能”的淘宝。不久前,一份打假报告让阿里巴巴集团一夜间蒸发了400亿的市值。随后,马云狠下决心打假,抓品质,这也说明了“无设计美感,无技术含量、无附加价值的低端仿制产品”,是没有未来的。

明显,中国制造不能再满足于简单的山寨模仿,单纯的“高颜值”早已不能支撑民族品牌的成长。中国制造需要的不仅是勉强满足的视觉审美,更需要的是用手可感知的细节美和内涵美。摒弃低端制造,以技术创新为依托,打造高颜值、高品质和高附加值的品牌是中国制造转型的必经之路。就像吴晓波所说,“中国制造”的明天,并不在他处,而仅仅在于能否做出打动人心的产品。而我认为,这样的产品,可以称为“手品之美”。

“手品之美”,才是中国工业制造的未来

当然,“手品之美”指的并不是回归手工的复古活动,而是在后工业化时代的企业管理中,借鉴工匠们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以苹果为例,虽然是世界流水线制造,采用的也是现代营销模式,但苹果对用户体验却极致苛求,不仅高颜值、细节完美,更最大程度进行“傻瓜化”,让“大爷大妈都会用”。

再比如,意大利IMOLA瓷砖,自1999年进入中国以来,连续多年销量位列进口瓷砖首位。成绩背后,IMOLA如此诠释自己的品牌:有140年的历史,凭借着对“美和艺术”的独到见解,对品质卓越的极致追求,对绿色环保的社会承诺,建立了全球声誉。

无论是苹果产品,还是意大利IMOLA,都赢在对“手品之美“的极致追求上。就像此前被提及的制造业哲学——电饭锅能煮出米粒晶莹不粘锅;菜刀能让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马桶不仅美观,更让屁股洁净似玉。直白一点,不仅好看能用,还要高品质,带来愉悦的细节享受,这才是任何消费者都无法抗拒的“手品之美”。

不少人说,中国山寨仿制是必然,因为“手品之美”意味着高成本、高制作、大投入,并不现实。这其实是对转型的恐惧。改革必定有牺牲,但长远来讲,牺牲是为了日后更健康持续的发展。一方面,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无技术创新、无自主知识产权就意味着无出路;另一方面,“低价”和“高性价比”的恶性厮杀,让行业从“蓝海”变成“血海”,一场风暴来袭,品牌就迅速淹没在制造业的浪潮中。

做“手品之美”固然不易,但仿造、复制和抄袭这条路却绝对走不通。某中国手机企业代表坦言:“我们以前也做过山寨,但结果就是死路一条。以手机为例,通信运营商类似买套餐送手机这样的营销模式,就会极大打压那些山寨产品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一场针对消费升级的产业升级已经蓄势待发。东莞的倒闭潮、华强北的痛苦转型,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规模无利润、有颜值无细节、有速度无质量的局面只要持续一日,中国制造就会一直停滞不前。

越是喧嚣浮躁的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越应该坚持实业报国的梦想,以技术、创新、创意为龙头,立足消费者对“手品之美”的内在需求,推动产品服务的全面升级,并努力夯实自己的品牌基础。

任性逆袭的洋品牌不足惧,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中国有如此雄厚的制造基础,这么充裕的官方和民间资本,这么多勇于创业、不畏困难的企业家,有这么旺盛购买力的新兴消费群体。前提是我们要真正明白对手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以及消费者愿意为怎样的产品买单。在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中国速度到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过程中,“手品之美”将是最绚丽绽放的花朵。

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一大批国产品牌,在“手品之美“转型的路上大步跨进,渐渐在国际上绽露头角,成为国际范的品质标杆。“手品之美“将引爆一场中国制造全方位的革命。未来几年,中国制造的再度崛起是不成问题的,因为中国的制造企业已经准备好,把真正的“手品之美”带给消费者。(石述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