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澄城:铁腕打击哄抬物价、销售假冒伪劣药品、口罩等违法行为 浙江省慈溪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52批次 1批次粉条不合格 大学生“专利哥”为何难过成果坎? 纽约华人当铺近期频遇假钞勒索疑集团诈骗新手法 广东省东莞市市场监管局:1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高压成套开关设备产品抽查不合格 产品质量安全促品质直播创建暨2021年消费品质量安全“三进”活动在山东临沂举办 河北省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1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邬书林:精心做好参展工作 加大版权输出力度 Adobe对MedAssets提起版权诉讼 福建厦门思明:请来专家破解知识产权司法难题 商标法修正案草案:侵权赔偿上限可能提至300万元 黑龙江哈尔滨海关开展知识产权日系列活动 瑞士专家介绍如何为软件提供保护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驰名商标总数两年内翻番 陕西宝鸡市知识产权局助力第二十七届“科技之春”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知识产权宣传 漏水、漏电、爆炸隐患颇多 暖手宝多为劣质货 江苏省张家港举办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维权能力培训 南宁宾阳工商查扣不合格食品300公斤 假货摇身一变成海淘正品,究竟谁的错? 山东潍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优势企业数量再创新高 如何应对微传播给版权带来的新冲击 广东省云浮市市场监督管理局: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重庆市食药监局:1批次食用农产品抽检不合格 山东平度:市场监管局重拳出击整治农村市场假冒伪劣商品问题 国家专利导航重庆中心落户两江新区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乳制品不合格 39批次样品不合格“问题”桶装水还不少 助力企业发展!山东省济南市钢城区举办知识产权“入园惠企”宣讲活动 吉林长春这几家店被查!不合格!千万别给孩子买! 诚信网站认证:诚信贵如金 安徽淮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内蒙古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内蒙古:五项举措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工作 湖北潜江工商重拳打击侵权假冒行为 天津市:抽检休闲服装商品4批次不合格 美国专利数量远超其他国家,中国创新能力尚需提高 江苏省食药监局抽检292批次食品 7批次不合格 湖北省咸宁市工商局抽检21个批次通讯器材 16个批次不合格 "歌手"又被指侵权 高晓松等音乐人斥其不尊重版权 河南省食药监局抽检740批次餐饮食品不合格1批次 知识产权助力三湘经济行稳致远 著作权法律制度不断完善 全面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从版权作品的数据化使用看“长短视频之争” 黑龙江绥化化市4件地理标志产品评价结果再创新高 7年诉讼未了 深圳“赛百诺”专利纠纷案再审开庭 重庆海关查获999件LV等大牌仿品 十二省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机制成效显著 浙江桐庐县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数字化改革 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 专利费讨价还价背后:魅族一年半亏损13亿元

献给第15个知识产权日:假如没有音乐

假如没有音乐,这将是一个无声的世界;假如没有音乐,生活将不再多姿多彩。2015年4月26日,我们将一起迎来第1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因乐而动,为乐维权”。音乐是不分国界、不分民族的。在此,我们谨向全球的音乐创作者和为维护音乐合法权益而努力的工作者致以敬意,是他们创造并守护着那些足以让时间凝固的灵魂之音,并一次又一次地触动我们内心原始的节拍。

音乐作为一种产业的出现,是以音乐能被某种载体记录下来而不必专门去听现场演奏为起点,距今不过一个世纪之遥。自19世纪末爱迪生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留声机开始,音乐就与知识产权制度结下了无法割舍的情缘。重温100多年来星河灿烂的音乐史话,我们深深感受到知识产权对音乐产业的巨大影响——

音乐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息息相关。音乐史上经历过一次次轰轰烈烈的录音技术之争。每一次技术的进步,对于音乐产业来说都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跃进——从圆筒留声机到盘式留声机,从78转唱片到33又1/3转密纹唱片;从黑胶唱片到盒式磁带和激光唱片……而在进入网络时代后,数字技术完全颠覆了百年录音工业,网络流量成为新的音乐计量单位,没有人再去计较唱片是方还是圆,网络下载的超级便利性,让人们逐渐淡忘了上街买唱片的美妙体验。音乐存储介质的迅速变化,就这样嵌入了几代人关于音乐的点滴记忆。

音乐产业的兴衰,让品牌价值彰显内涵。随着音乐媒介的不断进化,唱片工业在上世纪最后20年里达到了顶峰。那是实体唱片的黄金年代,各大音乐厂商和白金唱片就是音乐的标志和象征。然而在数字化大潮的冲击下,实体唱片销售日渐凋落,曾经的世界五大唱片公司分拆合并变为三大,在数字时代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与之相对的是,以苹果iTunes音乐商店、采取订阅模式的音乐服务提供商Spotify、流媒体音乐提供商Pandora为代表的数字音乐服务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音乐受众消费模式的转移,在不经意间拨动了品牌价值的砝码。

音乐产业的未来,向版权保护提出挑战。自上世纪20年代开始,从AM广播到FM广播,再到电视媒体,唱片业持续受到其他传播媒介的冲击,促使音乐产业逐步建立和完善版权保护体系,形成了国际通行的版权制度,带动了音乐产业走向繁荣。然而,随着录音技术发展而带来的盗版行为,在互联网时代愈演愈烈。唱片公司先是在出版发行上失去了优势,接着连赖以生存的制作和营销也受到了全方位冲击,音乐创作者和版权管理机构的利益受到侵害。如何找到适应互联网新技术的成功商业模式,有待版权保护为音乐产业构筑坚实屏障。

与处在大调整、大变革之中的全球音乐产业一样,我国的音乐市场也正在经历着从实体唱片到数字音乐的变迁。近年来,我国数字音乐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悄然超越影视剧市场总和,其传播、消费、体验模式日新月异。然而,数字音乐盗版率居高不下,诉诸法律途径则面临维权成本高、赔偿数额少的窘境。这都成为了阻碍音乐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十五的月亮十六元”这样看似离奇的故事,代表着国内众多词曲作者等著作权人的遭遇。

音乐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必将挫伤主流音乐从业人员的参与及创作热情,最终影响的是亿万高品质音乐受众。可喜的变化是,我国已经着手规范数字音乐版权问题,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到侵权责任法,都让音乐制品有法可依。2008年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实施,明确提出“有效应对互联网等新技术发展对版权保护的挑战”。2012年6月26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并成功缔结了《视听表演北京条约》,我国在保护音乐知识产权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唱片也许会消亡,但音乐永存。今天是音乐的另一个黄金时代,因为我们从来没有过如此多的音乐和如此多的获取渠道。技术一次次打破旧有的产业利益链,建立起新的分配格局。然而无论是在实体唱片为主的时代,还是当今以网络音乐为主的数字模式,音乐产业能否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其重点就是能否建立规范的版权保护体系,让音乐创作者、音乐制作公司、版权所有人依法从创作中分享应有的利益,这是音乐市场繁荣的根本,是能否让人们获得更多音乐享受的基础。我们相信,正在变化中的音乐产业一定还有更多的变化。在第1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我们满怀期待,去迎接音乐的下一个黄金时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