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为里程碑,我国的服务业正在加速向前追赶。其中,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为重要领域。
10月16日,第六届中国金融外包峰会在江苏昆山花桥举行。说起服务贸易的现状,去年也亲自出席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德铭并没有改变他的观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还远远低于70%的世界平均水平,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还不够强。”
然而,让今年与去年不同的是上海自贸区所带来的突破。陈德铭在上述峰会上表示,如负面清单、放宽投资准入、对于部分符合条件的外资进入和中国资本走出去取消审批制并实行备案制等改革措施已经或正在向全国推广,实实在在地推动着中国服务业的开放和发展。
金融服务外包正当其时
在陈德铭看来,以国际服务外包为代表的大规模国际服务业转移是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和布局中的趋势。中国、印度等国家都在积极承接服务外包,而中国金融服务外包可谓正当其时。
不管是去年8月中国首次提出加入TISA谈判以争取服务贸易领域的进一步自由化和开放,还是今年以来以上海自贸区为试验田的金融改革的全面提速,金融服务外包的外部与内部环境都随着服务业的开放而逐渐优化。
虽然在海峡两岸仍然存在对于《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不同声音,但陈德铭表示,两岸金融合作的政策支持在逐渐放开,两岸的贸易和投资基础也在进一步加强。目前,两岸贸易规模已经达到1700亿美元,台湾成为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五大进口来源地。
今年7月,国泰世华银行上海自贸试验区支行正式开业,自贸区首次出现了台资银行的身影。据统计,截至7月底,累计已有540家台资企业在区内投资并开展业务。
与此同时,人民币在台湾的存款余额已接近3000亿元。昆山承接来自台湾的服务外包业务也已占昆山市离岸外包业务额的约85%,其中不乏金融服务外包业务。
在现场,陈德铭如此表态:“台湾成为下一个人民币离岸中心指日可待。“
创新是就业难题的钥匙
陈德铭在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国必须要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让很多流水线上的工人失去了工作,这些人的就业应该转向服务业,转向注重设计和创新的领域。“他表示,服务业在进出口贸易领域还存在数千亿的逆差,因此如果服务外包将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金融外包的创新是解决产业升级和就业问题的重要动力。
除了智能化变革带来的就业难题,我国的人力成本优势也在迅速消失。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中国服务外包研究中心名誉主任朱晓明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失去了人力成本的优势就必须要提高科技含量,把创新作为服务业的主要手段。虽然中国的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但也有其优越性。发展迅速的GDP和逐渐完善的基础设施等物质条件,为企业的创新创造了环境。
朱晓明认为,企业会逐渐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由于失去了人力成本的优势,中小企业会自主转向科技创新。和外包服务大国印度相比,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具有政府重视的优势,工业基础也足够好。
陈德铭:自贸区优化金融服务外包环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