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合理协调行政执法与司法保护 2019年广东广州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成绩单 俄罗斯联邦知识产权局为来自金砖国家的审查员提供培训 互联网爆文靠“洗稿”?几秒炮制一篇文章 月入上万 浙江桐乡商标品牌建设工作领跑嘉兴 贵州省食药监局抽检糕点197批次样品不合格9批次 打击山寨 约翰迪尔商标维权案胜诉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4批次不合格 知识产权人才也可评职称激励全社会创新 印度专利快速审查初见成效 美国专利商标局宣布“扩大联合检索试点计划”延期 山西省食药监局抽检22大类食品182批次样品不合格6批次 全国仅32种胶原蛋白获正规批号 市场销售不下百种 安徽省食药监局:6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知识产权“易保护”服务企业“一站式”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690批次 5批次不合格 疫情影响全球知产案件时限 欧盟知识产权局发布中小企业商标许可报告 监管亟待下沉 打击化肥制假售假网络 四川广元苍溪将对新晋“全国驰名商标”奖励10万元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不合格 湖北省襄阳12家餐饮单位餐具消毒不合格 网络游戏版权产业一路走高,版权争议如影随形 上半年云南揪出8千多万元假冒伪劣食药品 市场监管总局:17批次食品不合格 涉及开心果、云片糕、夹心饼干、寿司海苔等 山东德州市食药监局: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省溧阳市抽检7大类食品116批次样品 不合格3批次 天津滨海新区专利申请“量好质优” 游戏《惊悚爬虫》将拍电影 派拉蒙拿下版权 巴西国家工业产权局在保护用户个人数据方面取得进展 广东省清远市市场监管局抽检78批次食品 1批次不合格 最高检:​全国检察机关五年公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23000余件,45000余人 广东省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抽检336批次首饰产品60批次不合格 安徽滁州全椒县市场监管局运用知识产权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高通魅族专利战升级 国产手机亟待强化核心技术 避免网上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国家工商总局拟出台《意见》保障消费者权益 广东深圳加快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体系 山东日照五莲县上半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增幅列全省区县第一位 专家:体育知识产权立法存在不足和滞后 不利于产业发展 广东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食品1140批次 9批次不合格 中国(贵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 高质量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实施十年来,高校知识产权转化运用不断提速 尼桑将对英国退欧运动提起诉讼 农产品品牌如何叫响 农业部官员给出四招 我国拟规定开展基金服务应拥有知识产权 广西公布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质量抽检不合格商品名单 安徽合肥市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50批次 1批次鲈鱼不合格 假药案动辄“特大”的警示 北京12种不合格食品被停止市场销售 “蜜淘网”侵犯他人商标权却无需赔偿

100个洋奶粉品牌八成是“假的” 利润超高

100多个洋奶粉品牌,80%是中国人“创造”出来“特供”中国市场的。事实上,这在业内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已有越来越多的中资乳企在海外注册商标,或借道“纯贴牌”进口产品反攻国内市场。

但记者同时也从业内了解到,除非舍得砸下十几二十亿的资金铺市场,否则这些“特供”中国的假洋品牌要存活下来并不容易。

大多数洋奶粉品牌“特供”中国市场

“这两三年来,前前后后至少100个号称原装进口的洋奶粉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中真正在海外销售的洋品牌只有20来个,其余的80%都是中国人自己搞的假洋品牌。”从事奶粉销售多年的张斌(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种现象业内都很清楚,“我在很早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达过这种观点”。

张斌的这种说法也得到乳业专家王丁棉的认同。“中资‘洋奶粉’品牌肯定不下50个。”王丁棉对记者说,以新西兰、澳洲为例,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前,只有约五六家国内企业在澳洲、新西兰等地注册奶粉品牌并进行贴牌生产,而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一下子就增加到20多家,今年这个数字还将增加到30多家。“而且,现在还有70多家企业正在排队申请商标注册,这些企业的背后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在操控。”“国外人口出生率低,奶粉增长速度很慢甚至是负数。而中国人口众多,消费增长快,在中国做奶粉生意一定有得做。”张斌表示,不少中资企业就希望采用这种海外注册再原装进口的模式与盘踞国内市场前几位的进口奶粉品牌争食。

“假洋奶”不定高价不好卖

“假洋奶”品牌数目虽然庞大,但真的能在洋奶粉正规军的口中争食吗?张斌坦言,“原本如果是在国内早就有名气的品牌,他们‘贴牌’进口的奶粉一般也卖得不错,最好的也能做到20多亿元,另外能卖到1个亿左右的也有十来个品牌,但绝大多数都活得不好,甚至是很难存活下来。”

数据显示,多美滋、美赞臣、雀巢、雅培、惠氏这五大洋奶粉动辄五六十亿元人民币的年销售额,国内奶粉市场基本上是洋奶粉的天下。去年五大洋品牌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合计市场份额接近60%。在国内一线城市,洋奶粉更是从2004年起就占据主导地位,市场份额高达九成以上。“‘假洋奶’品牌的销售绝大部分是在二、三线市场实现的。”张斌说。“一些知名度并不高的所谓‘洋奶粉’,根本就是中国公司在国外注册了个商标,有些甚至就用国内的商标,然后在国外找了家奶粉加工厂生产出来的‘原装进口奶粉’。说白了,就是中国公司在国外找了个奶粉工厂贴牌生产。”某资深奶粉业内人士说,这些杂牌“洋奶粉”每罐成本仅七八十元,但在终端都卖到了270元以上,有些甚至超过了300元,当中光是销售商家每罐赚取的净利润就有50元到100元,而美赞臣、惠氏等大品牌奶粉每罐商家赚取利润不超过10元,销售人员当然会力推杂牌“洋奶粉”。

王丁棉告诉记者,“假洋奶”品牌活得好不好,基本是看两个条件,一是定价是否够高,“此外,就是舍得花钱铺货。”王丁棉表示,全国市场那么大,没有十几二十亿元作为推广费用根本无法铺货。据《羊城晚报》

(济南日报)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