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江苏南京:政策创新助力知识产权金融高质量发展 西藏拉萨市工商局持续推行 商标工作“四书五进”指导制 天下霸唱诉陆川《九层妖塔》侵权:把我作品乱改 广西质监局抽查:2批次脂松节油不合格 浙江杭州临安首个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启用 云南省文山州市场监管局举办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升培训班 山东省高唐县工商局推进商标战略服务市场主体发展 苏州:职业打假人索赔碰钉子 俄外交官被指窃取日本软银公司知识产权,无视警方传唤回国 山东省潍坊市质监局抽查30批次农业轮胎产品不合格3批次 山东省食药监局抽检膨化食品34批次样品不合格3批次 药品被查出异物 7家不合格单位被查处 “剑网行动”让网络侵权盗版无处遁形 保护疫苗安全的高压线 一定要带高压电! 山西省四家企业产品不合格 齐白石后人与湖南美术出版社著作权系列纠纷案达成和解 浙江台州优化商标窗口服务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何界定知识侵权 暴雪投诉引发网络辩论 黑龙江省食药监局抽检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8批次样品不合格2批次 广东广州市抽检:标称泉州市庭好居家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车雨披不合格 山东济南市济阳区食品抽检2批次不合格 美国与印度就知识产权问题进行了良好对话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5批次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管材产品不合格 【关注两会】车捷代表建议 加强打击知识产权犯罪队伍专业化建设 美国男子倒卖中国产假冒零件 客户含核潜艇基地 山西省成功申请6个“山西药茶”外观设计专利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学生用具等产品16批次不合格 辽宁省质监局发布2016年21种商品抽查结果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音像电子出版物 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受关注 黑龙江省抽检:标称齐齐哈尔市鹤御坊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鹤御坊”醉香村酒不合格 苹果App Store或涉嫌侵权 开发者拟集体诉讼苹果 违法成本低 电商平台成侵权重灾区 内蒙古工商局:5种儿童玩具商品存在质量问题 希望在皖设立合肥知识产权法院 发微博版权归新浪?平台打架凭啥拿用户说事 知识产权事业发展“质量引领”是关键 业界期待网络著作权侵权判断新标准 福建厦门快维中心打好知识产权保护攻坚战:成立首个全国司法协同中心 马耳他法律关于打击侵权行为的规定介绍 湖南长沙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近3倍 上海:“引进来”和“走出去”都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用 浙江宁波北仑区市场监管局抽检:粮食加工品等4批次样品不合格 江西省新余市市场监管局抽检:1批次萝卜菜杂菜不合格 购买需谨慎!这些电暖器与热水器不合格 刷脸时代到来 苹果获“面部识别锁屏和解锁”新专利 广东广州在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绩效考核中名列前茅 高价值专利,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天津市抽检蔬菜制品19批次样品 不合格1批次

农夫山泉陷“标准门” 消费者期待权威说法

农夫山泉陷“标准门”消费者期待权威说法

农夫山泉近期被媒体曝出,其广东生产的瓶装饮用天然水,逃避广东省“高标准”而选择浙江省“低标准”。农夫山泉还能喝吗?瓶(桶)装天然饮用水是否有“国标”?浙江省地方标准是否真的低于国家标准和广东省标准?记者就此事展开调查。

农夫山泉陷“标准门”

近日,农夫山泉被曝产品标准不高。这一爆料信息称,农夫山泉现执行的产品标准为“DB33/383-2005瓶装饮用天然水”,是浙江地方标准,但却在广东生产和销售。此外,浙江省标准放宽了对部分有害物质的含量要求,低于广东地方标准DB44/116-2000。

这一消息引起公众反响,农夫山泉被推上风口浪尖。有消费者称由于不敢喝自来水才改喝农夫山泉的,这下还能喝啥?有新浪微博博主发言:“枉费我一直钟爱农夫山泉”。

11日上午,农夫山泉官方微博发表声明: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产品品质始终高于国家现有的任何饮用水标准,远远优于现行的自来水标准。

记者从农夫山泉委托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检测的最新产品检测报告上看到,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总砷实测<0.002,镉<0.0005,铅<0.002,菌落总数<1,霉菌<1,酵母<1,致病菌均未检出,检测结果各项都合格。

农夫山泉表示将邀请媒体、消费者对农夫山泉和以自来水为水源的产品品质进行参照比对。“请媒体和消费者自己作出评判”。

标准之争“迷人眼”

从媒体披露的标准之争来看,农夫山泉被质疑两大问题,一是在广东采用浙江标准,是否涉嫌违规?二是浙江标准是否低于广东标准和国标?

记者从农夫山泉提供的广东省卫生厅2013年1月10日下发给河源市卫生局回复函粤卫函【2013】21号看到,该函指出:农夫山泉广东万绿湖有限公司出具了浙江省卫生厅《可执行DB33/383-2005产品标准生产“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的企业名单》的备案,我省无需备案。

记者了解到,根据《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第五条:委托加工或者授权制造的食品,委托方或者授权方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无需重复备案。

记者从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生产监督管理处看到三份标准,《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19298-2003;浙江省地方标准瓶装饮用天然水DB33/383-2005;广东省地方标准饮用天然山泉水DBS44/001-2011。

记者从这三份标准中看到,微生物指标完全相同,统一为菌落总数≤50,大肠群菌≤3,霉菌、酵母菌≤10,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但是在总砷指标上,国标为≤0.05,浙江地标为≤0.05,广东地标为≤0.01。参考之前媒体报道的广东地方标准天然净水DB44/116-2000,确实在多项指标上更为严格。

记者查询还发现,2008年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两次下发修改单,对《瓶(桶)装饮用水卫生标准》国家标准(GB19298-2003)的浊度、砷、镉、总α放射性标准进行修改,较之前更严格,并增加了溴酸盐限量标准。例如感官指标“浑浊度/NTU”由“≤3”修改为“≤1”,理化指标中的“总砷(As)/(mg/L)”由“≤0.05”修改为“≤0.01”。

中国“水战”频繁消费者期待权威说法

我国饮用天然水国标缺失导致地标林立。在瓶装饮用水细分市场里,只有天然矿泉水和瓶装饮用纯净水有国标可执行,可以在包装上写明执行标准为“GB”,而饮用天然水未有统一国家标准,各大天然水企业都在执行企业自己制定的“产品标准号”或标准号为“DB”的地方标准。例如仅广东省就有饮用天然山泉水、饮用天然净水两个地方标准都在执行,其中涵盖范围也较难以区别。

回顾近几年,由于“水安全”问题获得日益关注,中国饮用水纷争频繁,不管是2000年的纯净水之战,2008年相关企业的“无间道”饮用水战,还是2009年千岛湖水质事件,表面是各大水企之间的利益博弈,但是最终公众的关注度都聚焦于监管和标准上。

有业内人士认为,饮用天然水在水类产品中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不仅消费者需要一个权威的标准来判断,监管部门和行业内部也希望能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出台,更利于行业监管执行和行业规范发展。

而消费者更倾向于“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比执行什么标准更重要的是实际检测结果。新浪微博“豆干头”认为:“实际情况还是要检测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潘理黎表示,食品安全牵涉面广,错综复杂,专业领域老百姓看不清,希望权威部门能及时发声,并将结果公之于众,如果产品确有问题就要严查生产厂家,如果没有问题也要及时通报公众,以便消除消费者疑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