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取得四方面主要成果 广西柳州市食药监局抽检食品15批次不合格 职业打假不受保护体现法治进步 闽电商诚信联盟成立 首批13家电商承诺诚信经营 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浙江抽检41批次电容器产品3批次不合格 电商平台如何适用避风港原则 国际锐评丨中国将多点发力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 广东广州:知识产权“大礼包”解疫苗企业资金之困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62批次冷冻饮品 2批次不合格 广东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9批次食品不符合检验项目 广东省食药监局抽检224批次食品21批次不合格 广东深圳龙岗检察:跑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度” 济宁9个单位入选山东省级非遗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连“踩油门” 江苏镇江开发区严惩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 版权保护力度加大 收费内容日益增多 探索内容创业模式 “傍名牌”不如“创名牌” 如何从无形资产中发掘出有形价值 游戏直播行业法律保护白皮书:游戏直播玩家的劳动应被认可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车用柴油等27批次产品质量不合格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抽检酒类样品90批次 不合格1批次 青海省知识产权局与省高院、市中院签署合作交流框架协议 西藏拉萨市今年上半年新增注册商标3160件 大连市知识产权局举办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营培训会 苹果再惹官司 因优酷侵权成被告 印度尼西亚加入《马德里议定书》 甘肃省食药监局:17批次药品不符合标准规定 天津海关知识产权保护为“老字号”出口保驾护航 福建福州罗源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协会 山东市场主体达1185万余户 驰名商标行政保护总量全国第一 PIPCU与汽车产业界合作打击假冒行为 济南抽查肉制品 近一成不合格 陈昌凤:从源头防范虚假新闻 抢注“都美竹”商标,蹭热点岂能无底线!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建设知识产权强国——解读李克强总理与WIPO总干事高锐会谈⑥ 安徽省六安市:食品抽检4批次不合格 “剑网2020”织密网络版权保护大网 丹麦通过产品安全法 为品牌所有者提供支持 电商治理关键是严打“黑名单” 陕西整治网络市场严厉打击售假侵权等行为 如何界定知识侵权 暴雪投诉引发网络辩论 国家版权局版权管理司司长于慈珂出席国际复制权组织联合会亚太区年会 5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持续攀升 四川省食药监局抽检289批次食品7批次不合格 福建省福州市2017年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名单公布 江西省专利授权量同比增长30%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部分电线电缆类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美国商会发布隐私示范法并敦促国会通过联邦隐私法 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召开首都保护知识产权志愿服务工作交流会

浅谈中国茶品牌的“向日葵定律”

关于中国茶业,众说纷纭,一言难尽;历史悠久,却又中道衰落;现世复兴,却又一团乱麻;企业林立,却又没有做大品牌。笔者研究中国茶品牌多年,研究出了一种中国茶业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模型,且命名为中国茶品牌“向日葵定律” ,与大家共飨。

尴尬的现状——

无名牌无品牌

在当今世界的三大饮料中,茶叶品牌首推英国立顿。中国作为茶叶的发源地,却未有国际上叫得响的茶叶品牌。据悉,一家立顿的年产值竟然占到中国七万家茶厂年产值的70%。究其根本原因,那就是中国茶一直处于“有品类有名茶,但无名牌无品牌”的尴尬境地,严重缺乏强势的领军“名牌”与“品牌”。

众所周知,我国许多茶业品牌在核心价值的坚持上缺乏定力,品牌建设常常迫于市场压力或受短期利益诱惑而偏离品牌核心价值轨道,所以出现“中国所有茶品牌抵不上一个‘立顿’的品牌价值”的笑话。

我国茶企远远还未走进“品牌”时代,而江苏省茶企更是滞后,更多的茶企管理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只是关注如何提高产品质量与销售量,以及应对竞争对手的进攻为焦点,可谓商标零散,漫天遍地都是小名茶,却唯独忽略了在具体的经营战术上,应该始终围绕品牌核心价值的主线展开。因此,茶叶与企业的无形价值几乎为零,仅靠茶叶的单纯质量价格打天下,那么茶品牌自然是无法形成的。

江苏的机会——

天生“王者之气”

在中国茶业发展上,笔者作为中国市场学会品牌管理委员会理事,研究中国茶品牌多年,研究出了一种中国茶业品牌建设与发展的模型,且命名为中国茶品牌“向日葵定律”:中国茶业的品牌建设与发展,犹如一株向日葵的成长过程,必须经历——“第一,起点高;第二,方向对;第三,区域广;第四,时间长;第五,名字短;第六,声势大;第七,人文内涵丰富;第八,改进与总结及时;第九,后代优”的“九段成长点”,所以被称为中国茶品牌的“向日葵定律”!

所以,我国茶业的品牌建设首先要起点高,包括历史文化、种植环境,以及经济与社会资源。譬如,地处江南的江苏是中国南方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茶文化的发祥地,具备了茶文化与茶品质的战略高度,如此,只要江苏茶业的品牌如向日葵般伸出地面,便可被世人所关注,且本身具备内心深处的“王者之气”,自然与其他省份的茶有所区别,品牌价值顿显!

起点高了,方向也要对,不然一切都是瞎忙。向日葵就具有这样的品质,不管阴晴风雨,一直跟随着太阳,目标不变且唯一,那样便可以达到品牌建设的理想境界。

品牌定位准确了,营销与传播区域一定要广。“一木不成林”,种植向日葵的面积也要广,增加集群效应,那么传播也越广,品牌影响力自然也越大;在茶品牌建设与发展上,必须要经历时间的洗礼,经历春播、夏耕、秋收,甚至冬天的“冻虫”,才能收获到“叫好又叫座”的优良“向日葵”。

因此,对于中国茶业品牌,切莫使用“快速催熟药”,使其所谓的“早熟”,必须严格按照品牌建设策略,踩着时间的脚印,走好每一步,扎扎实实走好“春、夏、秋、冬”的每一天,那样才有可能拥有一个美好的“肥年”。

当然,还要有一个好名字,再做产品营销。名正才能言顺,一个名字卖出几个亿,已不算希奇新闻。“向日葵”就是一个很好的名字,集品种、品质、品格、品位为一体,具备一个“品牌”所含的所有因素,不但便于传播,且品牌的延伸空间也很广阔,给人以好感,也给人联想空间。有个好名字,也需要有一个强大声势的“吆喝”,使大家都知道这个好“名字”,从声势中获取消费者的关注、认同与好感。

品牌的打造——

需要耐心和恒心

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茶业品牌的打造也非朝夕之事,必须经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挫折,因此必须及时地改进与总结经验教训,在品牌建设中补漏查缺,周期性的开展改进与总结运动,使茶品牌更好的被消费者所认可,直至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感情。

除此之外,中国茶业在做好单一品牌,或母品牌上应该及时开展子品牌的培育工程,使其品牌有“后”,培养出更多更好更强优质品牌的“向日葵”,使中国茶业品牌的“后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强!

中国茶业的品牌建设必须向“向日葵”学习,严格按照“向日葵成长定律”进行品牌建设与发展,不但要做足功课,而且还要具备强大的行动力,即使跌倒了也永不言弃。如此,中国茶业行业才能真正迎来“有种类、有名茶、有名牌、有品牌”的时代,使中国茶业凭借品牌的力量,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执天下之牛耳,何畏区区“立顿”儿!

作者:兰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