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突破百亿元 索尼申请“Sonic Surf VR”商标,与音频相关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22批次儿童羽绒服抽查不合格 吉林长春市:抽检98批次食品2批次不合格 辽宁省丹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2022年贵州省黔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结果公示(第3期) 检测试剂盒暗藏专利侵权风险 山东疫苗案刑拘202人 357名公职人员被撤职或降级 我国打击假药行动在美获“知识产权捍卫者奖”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查:休闲服、毛巾、木制家具等19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 齐白石后人与湖南美术出版社著作权系列纠纷案达成和解 重庆合川区兑现2020年第一批专利资助 多部门加大跨境电商进出口整治 严打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行为 俄杜马议员建议:网上售卖假药最高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天津市市场监管委抽检99批次食用农产品样品不合格3批次 我国林业发展重在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正宗盱眙龙虾”是否对“盱眙龙虾”构成商标侵权 黑龙江:商标行政处罚案件公示率要达100%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日媒:光荣胜诉3DM看到中国著作权保护姿态转变 29部门对农资领域严重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 英国政府准备解散“反盗版组织”并没收其资产 湘粤桂12市联手 给力药品“打假”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7批次食品不合格 陕西西安市莲湖区市场监管局抽检304批次食品 不合格样品6批次 19款儿童用品存安全问题 传奇贝贝推车上榜 谷歌被指控侵犯“内容ID”的商标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2013年第3期药品质量公告 广东广州开发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又获批一全国试点 山西省市场监管局抽检69批次食品样品 不合格8批次 产品质量堪忧监管措施乏力 欧洲专利局:中国企业专利申请活跃 注意!这4批次产品不合格 国家知识产权培训(山西)基地落户山西大学 转售翻新的正品旧货构成商标侵权吗? 王彬颖连任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 山东省食药监局:133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国家版权局等五部门挂牌督办11起侵权盗版要案 安徽抽检蔬菜制品样品68批次 不合格3批次 福建莆田城厢区“三强化”促进商标事业发展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36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检:4批次不合格产品食品添加剂超标 重庆农民"出手"打 保护本地品牌 江苏省常熟市召开全市知识产权(专利)政策解读培训会 山东省高校在“中国高校专利奖排行”中取得可喜成绩 中英共议数字环境下版权问题 江苏省工商局抽检90批次毛巾类商品合格率为65.6%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专利布局目标市场 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著作权法专题报告会 广东湛江海关开展“龙腾行动2021”全面加强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冬虫夏草30年价格暴涨3500倍 制假掺假泛滥

30年价格暴涨3500倍,利益驱使市场制假、掺假泛滥

■新快报记者张佑时

冬虫夏草素有“软黄金”之称,30年来价格暴涨3500倍,但是到目前,国内却尚没有出台冬虫夏草的国家标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市场,使得冬虫夏草的购买者如同“瞎子摸象”,而不少销售商则浑水摸鱼,用如地蚕、地笋、白僵蚕等伪品来冒充正品的冬虫夏草,还有以淀粉与黄花菜按冬虫夏草的形状制作后冒充。更有甚者,向虫草中注入重金属粉末,这不仅无法起到原本的药效,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对于如此混乱的虫草市场,不少产区也出台了相关法规,如作为冬虫夏草最大产地的青海省,在借鉴了青海春天药用资源公司的“极草5X”系列产品生产标准后,于2010年12月率先颁布了《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从成分、加工办法和检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但依然无法对大量存在于市面的原草销售进行监管和规范,整个冬虫夏草市场亟待国家出台统一严格的质量标准。

世上唯一阴阳同补的药材

冬虫夏草为中国三大补药之一

冬虫夏草的功效一直以来被神乎其技,接受笔者采访的消费者都认为“虫草是个好东西”,但究竟怎么个好法,大家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事实上,传统观念里,冬虫夏草除了价格昂贵,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它如何既是虫又是草,既是动物又是植物,既属荤又有素?据介绍,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处海拔3800米的雪域草甸上,在冰雪消融的春天,蝙蝠蛾产卵之后的幼虫钻入地下,被一种真菌(虫草菌)感染后,真菌靠吸收蝙蝠蛾体内营养物质生长。到第二年的春末夏初,从充满真菌菌丝的蝙蝠蛾尸体(即冬虫)头部会长出一条紫色的子实体(即夏草)。这个连在一起的小东西,便是我们看到的所谓冬虫夏草。

至于冬虫夏草的功能效用,早在1757年《本草从新》中就有“冬虫夏草,甘平保肺、益肾、补精髓、止血化痰、已劳咳、治膈症皆良”的记载。中医认为,虫草入肺肾二经,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唯一的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名贵稀有中药材。因此,虫草与人参、鹿茸一起被列为中国三大补药。

也因为虫草的宝贵价值,千百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使它物尽其用的各种尝试。约1300年前,和其它草药和食材煎药喝;300多年前,泡酒喝;245年前,开始炖鸡炖鸭;20年前,泡水喝然后嚼着吃;10年前,小钢磨打成粉吃……近些年,则出现了像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的“极草5X”冬虫夏草一样压制成含片的,实现高效吸收利用的同时,更方便消费者携带使用。

掺假一两可增利上万

利益驱使虫草市场乱象丛生

而随着虫草的保健价值不断被挖掘,近年来虫草的价格也不断攀升。据业内人士表示,国外科研突破和资金炒作是近年来虫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1982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约为120元/千克,折合0.12元/克,1993年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已涨至3000元/千克。2003年非典时期,当时传言冬虫夏草包治百病,使得其价格一路暴涨:上等冬虫夏草的价格猛涨到1.6万元/千克,折合16元/克,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虫草正式步入“奢侈滋补品”行列,计价单位也从“千克”变为“克”。到2007年,冬虫夏草的价格达到巅峰,其中800根“顶级王草”在产地就高达20万元/千克,运送到销售地零售价则达到了42万元/千克以上,折合420元/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价格的3500倍。

巨大的利益驱使各种假冒伪劣的虫草在国内泛滥成灾,每公斤虫草如果有一两掺假,就可增加几千上万的利润。于是,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假冒伪劣品就充斥着市场。有用牙签或铁丝串接以次充好的,有用硫磺熏过的,有注入重金属的,有用胶水粘过的,也有掺土加水的,还有长得像冬虫夏草但却根本不是(用其它虫草来冒充冬虫夏草)的,更有甚者,还有直接用模型和其他材料做的……不一而足。

业内人士也详细介绍称,一些销售商在加工销售冬虫夏草时,将断草通过人工粘接,把草粘上去,模仿完整虫草。往虫草中兑泥沙已经是最初级的阶段,后来发展成在虫体内插竹签钢丝,以增加重量,甚至向虫草中注入重金属粉末。而这些掺假、作假的成分除了损害消费者的经济利益之外,还会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

“世界上共有500多种虫草,只有一种叫冬虫夏草,它只产在青藏高原,而且产量非常少,每年大概只有100吨。”中国药学会青海冬虫夏草药用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同时也是青海春天“极草”总设计师的张雪峰告诉记者,目前在我国生长的虫草除冬虫夏草外,还有比较常见的如北虫草(也叫蛹虫草)、亚香棒虫草、香棒虫草、新疆虫草等,这些虫草的外观与冬虫夏草相似,但并没有多少药用价值,却常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冬虫夏草欺骗消费者。

而除了虫草本身造假外,虫草交易市场的交易环境也让人触目惊心。动辄几万元、几十万元的东西,都装在普通的塑料袋里,交易时,往地上一倒,就用手抓,然后,摊开了扒拉,一根一根地数……而因为虫草上本身就沾附了很多的泥土,还有人故意往上撒水掺土,所以虫草交易市场一直流行这样一句话:掂一掂,没了一只羊;捧一捧,少了一头牛。

最大产区推出行业标准

虫草规范化策略正步步推进

面对虫草市场的乱象,有业内人士直言,这个行业长久以来只有横行的潜规则,却没有公众能够了解和认可的标准。

据介绍,现在一般人判断原草真假只能凭经验,而由于冬虫夏草的辨别难度实在太高,就连对于食品药品要求甚高的欧美国家和日本也难以做出相应的规范和规定。业内人士因此表示,冬虫夏草产业要发展,最需要的是一个清晰的标准。据悉,目前最大的冬虫夏草产地——青海省已经发布了地方标准。

2007年9月,冬虫夏草的主要产地之一青海省发布了地方标准,标准体现在对冬虫夏草的管理方面。当地监管部门规定,在冬虫夏草的加工过程中,必须清洗干净,不得使用硫磺熏制等方法处理,不得添加防腐剂,不得注入、裹杂金属或重金属类物质,不得在子座上裹杂水泥等可能影响产品性能、重量或颜色的异物。

2010年12月7日,冬虫夏草最大产地的青海省全面引用张雪峰的发明,《青海省冬虫夏草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正式出台。根据《药品管理法》的相关规定,这部标准也就等同于国家标准。

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规范冬虫夏草的生产加工并提高吸收利用效率,国家食药监局于2012年8月发布通知,要求实施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试点内容包括规范虫草原料采购管理、严格控制虫草原料质量等。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