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郑州市专利申请量居全省第一 河南省食药监局抽检5大类食品1371批次样品不合格56批次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市场监管局抽检602批次食品 10批次不合格 中国法律平等保护国内外企业和个人 江西查获假冒伪劣、“三无”口罩158万余只 品牌企业联合打击网络侵权行为新闻发布会举行 上海出台加快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政策 最高法工作报告:我国已成为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之一 【关注两会】广东中山市政协委员宁淑娟:保护商业秘密需更多“快维模式” 河南通告4批次不合格农资产品 英国专家探讨云游戏对盗版视频游戏造成的影响 重庆市江津区市场监管局抽检食品200批次 7批次不合格 安徽安庆:地理标志运用助推乡村振兴 出租场地制售假冒食品房东也要担刑责 天津武清区:多措并举打造商标培育新模式 浙江温州市4个项目荣获“第21届中国专利奖” 解开知识产权上诉审“疙瘩”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 山东青岛抽检:标称扬州双牛消防装备有限公司、标称高邮市水花消防器材有限公司的2批次消防水带不合格 广东省质监局:9批次学生用床上用品抽查不合格 中消协确定2018消费维权年主题——品质消费 美好生活 海南省食药监局抽检324批次食品10批次不合格 江苏省质监局抽查空气加湿器产品合格率为92.6% 西藏日喀则市强化知识产权推进品牌建设 江西省宜春市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经济转型发展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速冻食品抽检不合格 “恒源祥”联手“彩羊”商标维权终审胜诉 “恒源彩羊”被判构成不正当竞争 《工业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与评估指南》征求意见稿发布 河南举办全省知识产权行政执法能力提升培训班 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发布会在京召开 山东省临沂市市场监管局:1批次“美鸥”锅包肉(速冻生制)不合格 甘肃省市场监管局抽检:2批次食糖不合格 实体书店未来发展,更取决于版权保护 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加快临床急需新药审批 推进中医药创新 河北省石家庄市食药监局抽检890批次食品样品不合格32批次 山西省工商局召开打击侵权假冒专项整治座谈会 卫生纸和纸巾抽检 近三成不合格 湖南长沙县: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时评:“明厨亮灶”不等于食品安全 山西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3批次月饼抽检不合格 欧洲专利局:2021年收到中国专利申请数再创新高 河北廊坊霸州市“商标品牌指导站”挂牌成立 江西省举办“世界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6组商品煤抽查不合格 发改委:加强知识产权服务支持环渤海创新发展 浅谈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技巧 Papi酱公司认错 短视频侵权乱象何时休 浙江湖州市市场监管局:冷拔精密无缝钢管等3批次产品不合格 欧专局针对新的支付服务向用户征集意见 保护知识产权也是在维护自身权益 徐工道路3项发明专利再获国家授权

太原家乐福被指价格欺诈 消费者建议从严处罚

结账才知价格高这事算不算欺诈

消费者建议从严处罚及时曝光

本报记者 任翀

近日,太原家乐福长风店被发现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存在价格欺诈行为,即消费者拿到的结算小票价格高于产品标价牌上的价格。目前,该事件已经按法定程序进行处理。

事实上,这已不是超市卖场第一次曝出“价格欺诈”问题。年末临近,消费者采购年货的高峰即将到来,超市卖场的打折信息也日趋丰富。在这段时间里,还会有结账价格高于标价牌的情况吗?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出现价差都因有“失误”?

近日,记者走访了本市部分超市卖场,发现消费者反映的“结账价格高于标价牌”有几种不同类型。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标价牌低,结算价格高”和“海报价格低,结算价格高”两类。

在一家便利店,消费者朱小姐向记者讲述不久前的经历:“标价牌上的饮料价格是3.2元,但实际结账价格是3.5元,营业员说,3.2元是之前的促销价,标价牌更新得慢了点。”“买汰烧”王阿姨对超市海报产品的意见大些:“海报上的价格标得便宜,可到了超市一看,门口贴了张公告,说是 ‘价格印刷错误’,不知道是真失误还是真骗人!”不过,遇到这些问题的消费者大多选择与企业“私了”,要么补差价,要么退货,不太会深究企业是否“价格欺诈”,也没有留下相应的证据。

除了“私了”还能怎么办?

“一家中型超市供应的商品品种在四位数以上,加上促销活动多,价格变化频繁,确实会出现标价牌上的数字与结算系统中的数字不统一的问题”,某位不愿透露品牌的超市负责人告诉记者:“所以,若结账价格高于标价牌,不能一味地说商家故意欺诈。”但他也承认,“企业不能为自己的疏忽免单”。

据了解,根据《价格法》有关规定,如果超市卖场被确认构成了价格欺诈,由价格主管部门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或无法计算违法所得的,最高处以50万元的罚款。

但在消费者看来,规定中的处罚虽重,可是很多差价纠纷在超市卖场内部“私了”了,才会导致差价问题屡禁不止。消费者胡先生认为:“对那些价格欺诈的企业不仅要罚款,主管部门还应当及时曝光,用潜在的负面影响督促超市严格管理,不要再犯价格欺诈的毛病。”

业内人士建议,应当引入社会监督,将短期的自查行为变成长效的管理机制:一方面,消费者不能简单地与企业“私了”,可以拨打12358举报。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引入“神秘顾客”等社会监督机制,第一时间发现并改正价格问题。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