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 魏倩) 这是克雷格·斯蒂芬斯(Craig Stehens)第15或16次来中国,多数都是因公,尤其这两年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见客户和媒体上。
作为一家拥有105年历史的非营利性机构美国化学文摘社(CAS)全球销售副总裁,克雷格此行仍意在STN,一个提供全球化学、科学文献、专利以及其他交叉领域专利的数据库。
对那些政府科研机构、学术机构以及化学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的研究人员来说,STN可以减轻不少工作量,数以百万计的化学物质信息都可以在这个数据库里迅速查到,并且这些信息每日都在更新。
据介绍,STN集合了160多个不同数据库的数据,很多还具有高附加值数据,其中也有来自CAS的信息,这些信息不同于官方机构提供的免费信息。全球很多国家的专利局、知识产权局,甚至规模比较小的专利局都会利用STN来构建关于专利的资源和数据。
近年来,中国在由“制造”转向“创造”过程中,代表科技创新的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逐年上升。2011年,中国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5.1万件,首次超过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拥有量。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产品研发前都会请专利代理机构做专利检索,或自己花钱买专利数据库做调研和情报分析,防止侵权避免纠纷。
有业内人士指出,进入海外市场的企业寻求政策预警和专利保障服务的情况越来越多,这为专利买卖公司和专利信息服务商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除了一些到中国市场掘到金的专利“挖掘者”如高智公司,提供研究服务、情报分析的专利信息服务机构的数量也猛增,尤其是外资机构。在2012年主题为“专利信息助推产业转型升级”的中国专利信息年会上,参展的专利信息服务机构一半以上都是外资机构,包括汤森路透、美欧专利局,以及来自日韩德国的机构。
由于需求猛增,在2007年一年收入便达到2.5亿美金的CAS也加紧了在中国推广步伐, “我们来中国访问的频率越来越频繁”,克雷格说,中国有很多的信息、研发以及专利,用户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也在中国和印度等设立新研发中心,这个过程中,实际上STN都在参与。
“像Google这样网页式的搜索是不够的,我认为STN市场前景非常好”,克雷格向记者表示,很多大型跨国公司,特别是化学和制药企业,如果在中国设有分支机构,那么使用STN的可能性很大。
作为全球最大市场之一,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研发中心转移中国,例如去年全球第二大医药巨头默沙东公司宣布在中国成立亚洲研发总部。而更早时候,罗氏、阿斯利康、诺华、强生和辉瑞等都陆续在中国设立了研发中心。
如同汤森路透、德温等大多数专利信息服务商一样,企业或者科研机构需要付费注册登录STN寻求信息。克雷格说,“我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固定收费项目,而八年前,这类收入是零。”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任何人能直接使用这类数据库。CAS的中国伙伴iGroup公司相关负责人说,STN与客户不是买卖关系,而是合作伙伴,需要先培养他们使用STN。在中国工作人员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培养客户使用,而这些人数量在过去几年增长非常快速。
国内一些政府科研和高校机构已经成为STN的用户。“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就是STN的重要用户之一”,克雷格说,中科院的上海医药研究所刚刚成为数据库的使用者。
据介绍,明年STN将更新换代。克雷格说,“希望在明年初开始,新STN会对全球用户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