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璩静、粟灵)记者17日获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新闻中心日前已成立并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有49家中外媒体的113名记者报名参加此次会议报道工作。
记者了解到,新闻中心下设综合协调组、新闻发布组和媒体服务组,分别负责处理媒体提出的各类服务需求、组织新闻发布会及相关服务、制定每日采访安排、受理境内外记者采访申请、更新发布官网信息等事务。会议期间,主办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将在中国大饭店设立媒体区,供中外记者注册、交流等,承办方新闻出版总署与北京市政府将在国贸饭店设置记者服务中心,为记者们提供就近采访、免费上网、发稿、临时休息等服务。
新闻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外交会议是联合国及其所属机构签订国际条约(公约)的专门形式,在北京召开缔结国际条约的外交会议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知识产权大国地位及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成绩的肯定。
我国将承办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涉及版权条约缔结外交会议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璩静、粟灵)记者17日获悉,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将于20日至26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缔结旨在加强保护音像表演者经济权利与精神权利的《保护音像表演条约》,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承办涉及版权条约缔结的外交会议。届时,将有来自185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员国的500多名谈判者,以及来自演艺界、产业界和其他利益攸关者组织参加此次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召集、我国政府承办的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
国家版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会议将缔结《保护音像表演条约》,为保护表演者提供更清晰的国际法框架。此条约将加强电影演员和其他表演者的经济权利,让表演者有可能与制作人分享音像制品在国际上创造的收入,向表演者授予精神权利,使他们能够制止不署名或歪曲其表演的行为。此外,条约还将首次向表演者提供数字环境中的知识保护。
据了解,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签订《保护音像表演条约》走过了漫长的历程。1961年,《保护表演者录音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国际条约》通过,首次确定了保护表演者权利国际标准。1996年通过的《WIPO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更新了声音表演方面的国际标准,却为音像表演者留下了空白。2000年,旨在缔结条约加强表演者音像表演权的外交会议就谈判所涉及的20条规定中19条达成了临时性一致意见,但在权利转让条款上未取得一致。2011年6月,在日内瓦出席版权及相关权常设委员会会议的成员国最终在权利转让条款措辞方面达成妥协,为缔结条约铺平了道路。2011年11月,中国正式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申办保护音像表演外交会议。同年12月,经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各成员国一致表决同意,外交会议终于落户北京。